![]() |
藥物預防方案一氟苯尼考粉:
每噸飼料加300-500g,連用3-5日;
50%卡巴匹 林鈣可溶性粉:每噸水加400-800g,連用3-5天;
98%維生素C可溶性粉:每噸水加120-300g,連用3-5天。
藥物預防方案二
98%阿莫 西林可溶性粉:每噸水加200-400g,連用3-5日;
50%卡巴匹 林鈣可溶性粉:每噸水加400-800g,連用3-5天;
98%維生素C可溶性粉:每噸水加120-300g,連用3-5天。
藥物預防方案三
鹽酸恩諾沙星可溶性粉:每噸水加200-367g,連用5日;
50%卡巴匹 林鈣可溶性粉:每噸水加400-800g,連用3-5天;
98%維生素C可溶性粉:每噸水加120g,連用3-5天。
癥狀嚴重者用藥方案兩種抗生素合用,增強藥效氟苯尼考+98%強力霉素(98%強力霉素:每噸水加1-2kg,連用3-5日);
氟苯尼考+土霉素(98%土霉素:每噸料加200-600g,連用3-5日)。
癥狀嚴重者用藥方案兩種抗生素合用,增強藥效氟苯尼考+98%強力霉素(98%強力霉素:每噸水加1-2kg,連用3-5日);
氟苯尼考+土霉素(98%土霉素:每噸料加200-600g,連用3-5日)。
傳染性鴨漿膜炎 是由鴨疫里默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接觸性、急性或慢性傳染病,又名鴨疫巴氏桿菌病、新鴨病或鴨敗血病,主要侵害1-8周齡的小鴨。本病以纖維素性心包炎、纖維素性氣囊炎為特征,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,給養鴨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。
1、流行特點 1-7日鴨對本病敏感,但多發于10-30日齡雛鴨。本病主要經呼吸道(污染的塵土、飛沫等)、消化道(污染的飼料、飲水等)或經皮膚傷口(腳蹼刺種以及肌肉注射等)感染;不良的環境(衛生條件差、飼養管理不善、轉群、氣候驟變、受寒)是促使本病發生和流行的誘因。本病自然感染發病率為20-40%,有的高達70%。病死率高低不一,5%-80%不等。不同品種鴨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差異較大,其中北京鴨、櫻桃谷鴨和番鴨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。病菌能在養殖場持續存在,引起不同批次的鴨感染發病。
2、臨床癥狀最急性患鴨常無任何癥狀突然死亡。急性病例的臨床表現有精神沉郁,少食,拒食,伏臥一角,腿軟,不愿走動,行動遲緩,共濟失調,伏臥于地時頭向上向后呈痙攣性點頭運動,有的前仰后翻,有的鳴叫,翻倒后仰臥不易翻轉,有的頭頸彎曲呈90°左右轉圈。病程一般1-2天。亞急性或慢性病例臨床表現與急性病例基本相似。多為7~8周齡的鴨發病,病程可在一周以上。
3、解剖癥狀急性病例可見心包液增多,心外膜有少量出血點,或表面多有淡黃色纖維素性滲出物。病程較慢時,心包腔有淡黃色纖維素填充,使心包膜與心外膜粘連,肝臟腫大、質脆,呈土黃色,急性死亡者多呈橙紅色,其表面有淡黃色纖維素滲出物,形成厚薄不均、較易剝離的纖維素膜。氣囊壁渾濁,增厚,表面有大量纖維素滲出物,尤以頸胸氣囊為甚。氣管環出血,肺臟充血、出血.表面有黃白色纖維蛋白滲出。引起廣泛性漿膜纖維滲出
4、預防與治療防治本病最主要和根本的是做好預防工作,改善鴨場的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,盡量減少不良應激,做好育雛工作,建立合理完善的防疫和消毒制度,以減少其它疾病的并發;
|
Copyright 2006-2021 35941.com 永峰網絡傳媒版權所有 吉ICP備08000003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054301號 |